人工智能助力,近视屈光手术迈向精准定制

发布日期:2024-04-19 02:42    点击次数:76

“医生怀疑我有圆锥角膜,还能做近视手术吗?”“我的暗瞳超过7.0mm,要选择什么近视手术方式?”“快要老花的年龄了,还可以做近视手术吗?”“手术时如果太紧张,该怎么办?”……

3月30日,“泉定制”屈光手术发布会在广州普瑞眼科医院举行。会上,普瑞眼科副总院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原屈光手术治疗中心主任刘泉教授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屈光手术走向定制化、精准化、个性化,将进一步提升屈光手术的质量和预后。

我国目前有7亿近视患者,越来越多人通过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在普瑞眼科屈光手术门诊,会遇到一些打算做近视手术年轻人,通过检查发现圆锥角膜,不能做近视手术。

“圆锥角膜是近视手术的禁忌症,近视手术前必须排除。”刘泉教授介绍,这是以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严重时会致盲,需通过角膜移植治疗。一些难以发现的亚临床型圆锥角膜在近视手术后也可能因角膜变薄而继发角膜扩张。

但是,判断患者是否有圆锥角膜并不简单。首先医生需经过专业训练,并且有大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准确判断;其次在获取患者角膜地形图后,医生也要耗费一定时间评估患者的角膜形态。

刘泉教授团队在全球率先开展研究,将机器深度学习与角膜地形图结合,利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的6465张屈光图像,建立了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筛查系统,用于辅助诊断圆锥角膜。

结果发现,系统诊断圆锥角膜准确率高达95%,与高年资屈光手术医生(92.8%)相当,优于低年资屈光手术医生和非屈光手术专业的眼科医生。该项研究结果作为封面在线发表于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Ophthalmology,获得刊物编辑高度评价,称其为“开创性”的工作。

“这个系统已获得专利,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对低年资医生很有帮助,可以减少人工判断误差,减轻医生工作负担。”刘泉教授道,其团队还研究让AI做全飞秒参数、ICL晶体尺寸的个性化选择,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不久将来或可应用于临床辅助手术医生决策。

南方+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王丽榕







Powered by 股票杠杆公司-股票杠杆平台app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站群 © 2014-2024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